欢迎访问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时空视点传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百廿山大:砥砺前行

作者: 文、图/曾睿嘉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7-12

为深入了解山东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感悟校史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7月10日,槐荫寻迹实践队前往山东大学校史馆,开展了以“追溯校史根脉,传承山大精神”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

实践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走进校史馆。刚步入展厅,一幅展现1901年官立山东大学堂创办场景的复原图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讲解员介绍,作为山东省第一所官办高等学校,山东大学堂的诞生不仅开启了山东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更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承载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使命。队员们仔细端详着图中细节,仿佛能看到当年学子们在课堂上求知若渴的模样。

随着参观的深入,队员们在“岁月峥嵘”展区停下脚步。这里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山东大学南迁时的办学档案,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师生们在安徽安庆、四川万县等地艰难复课的历程。“1938年学校被迫停办时,师生们将图书仪器小心打包,辗转多地转交其他院校保管,这份对教育的坚守太令人动容了。”一位队员在看到当年的课表和师生合影时感慨道。展区内,1946年青岛复校时的校牌实物更是让大家驻足良久,讲解员提到,当时赵太侔校长力邀老舍、王淦昌等名师加盟,让学校迅速恢复生机,这段历史让队员们对“兼容并包”的办学传统有了深刻体会。

“学科荣光”展区,文史学科的辉煌成就格外引人注目。“冯陆高萧”等学者的手稿、早期《文史哲》杂志的创刊号陈列其中,清晰展现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队员们一边翻看复刻的学报样本,一边聆听讲解员讲述杂志如何从“同人刊物”发展为享誉国际的学术平台。而在理工科成果展示区,数学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型、智慧农业团队研发的技术装置介绍,让大家看到了学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劲实力,不少队员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些科研成果,计划后续深入学习相关案例。

参观接近尾声时,队员们在“校训墙”前驻足。“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八个大字苍劲有力,讲解员介绍,这八个字既体现了山大人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也彰显了胸怀家国的担当精神。实践队队长结合参观感受说道:“从校史中能清晰看到,山大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传承这种精神,在实践中锤炼本领。”

此次参观活动,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解,让实践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山东大学的发展脉络,深刻感悟到“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内涵。大家表示,将以校史为镜,把从校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社会服务中践行山大人的使命担当。

(文、图/曾睿嘉)


 copyright@2015山东大学时空视点传媒

地址: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山东大学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