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山东大学赴山西晋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在山东省平阴县会仙山社区开展了针对小学生的推广普通话课程。队员郭恺琳设计了针对目前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普通话问题的相关课程,通过进一步推广和规范普通话的使用,将在提升城乡结合部教育质量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广泛的社会交流平台和发展机会。这一举措不仅能弥合城乡教育差距,还能够助力农村居民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上融入更广阔的社会网络,实现个人和社区的全面发展。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高山林立、河流纵横的国家,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言,仅汉族的方言区就多达十几个,少数民族更有五十多个。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队员郭恺琳以普通话的由来与推广普通话的缘由为导引,以南北地域不同地区的方言小视频为兴趣切入口,引发孩子们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进而通过课堂问答、趣味绕口令、普通话比赛等多种形式丰富普通话学习的路径,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普通话的发音规则,纠正日常学习中的易错读音;以《宪法》中“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为法律依据,在朗读熟悉法条的过程中体会依法治国中的“普通话推广”;通过抢答提问,从孩子们的视角感悟推广普通话使用可能的方式;模拟超市购物、寻访问路、生病就医等情景,真切感受普通话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间接督促孩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推动乡村社区孩子们规范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逐渐成为校园语言、公务用语和社会规范用语,是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培养孩子们的普通话能力,山东大学赴山西晋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未来的窗,让他们在知识、技能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机会,进而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文/郭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