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时空视点传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艺韵传承”使者团扬帆起航 数字技术助力非遗与红色精神传承

作者: 文/刘翼翔 图/蔡丽嵘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7-21

7月18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艺韵传承”使者团成立暨首次工作会议于学院会议室成功举行。会议以“触摸非遗匠心,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深入研讨并制定了详实的社会实践计划,标志着这支年轻团队正式启程,致力于运用软件学科专长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探索其与红色精神的融合传承。

会议伊始,团队确立了清晰的核心使命与实践方向。团队名称“艺韵传承”寓意深刻:“艺韵”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韵味,“传承”则彰显了成员们利用信息技术守护文化根脉的坚定决心。团队明确了“技术赋能非遗,数字赓续匠心,熔铸红色信仰,激活文化基因”的四大目标,旨在架起数字科技与传统工艺、红色信仰之间的创新桥梁。

为切实达成目标,会议精心规划了实地考察路线。行程将带领团队探访英雄山文化市场,近距离感知剪纸、泥塑等民间非遗的生存现状与活力;随后前往宝剑青瓷艺术馆,重点研习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造技艺的精髓。随后行程侧重于实践与精神溯源,成员们将亲手体验拓印技艺,零距离感受传统智慧的魅力;最后将走进济南战役纪念馆,深入探究革命战争年代淬炼出的红色精神与非遗匠人所秉持的专注、坚守、精益求精之“匠心精神”的内在共通性与时代价值。

为确保实践活动的深度与高效,会议进行了周密的任务分工。资料组将负责非遗技艺流程及红色精神内涵的深度文献挖掘;访谈组专注于设计面向非遗传承人、手艺人及场馆专家的对话提纲;技术组则承担起全程详实的文字记录与高质量影像采集重任,为后续的数字化呈现与传播奠定坚实基础。会议同时要求全员立即投入前期知识储备,细化各组职责清单,并启动场地预约与物资采购等准备工作。

本次会议成效显著。成员们不仅深化了对“匠心精神”(专注、坚守、精益求精)与“红色根脉”特质(信念、奋斗、奉献)的理解,更在团队命名讨论与计划制定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团队认同感与协作协调能力。团队达成重要共识:筹备阶段本身即是探索文化根脉的宝贵起点。 全体成员一致表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践行“双主题融合实践”的青年使命,全力以赴确保后续考察活动取得扎实成效,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的历史担当。

“艺韵传承”使者团已整装待发,他们将以青春的智慧与数字的力量,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红色基因的赓续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文/刘翼翔  图/蔡丽嵘)


 copyright@2015山东大学时空视点传媒

地址: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山东大学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