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时空视点传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贵池学子看家乡:在产业脉动与乡土新貌中读懂 “乡愁新篇”

作者: 图/许纳 文/方凯宁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8-24

       8 月 13 日,“‘贵’在服务 归雁思源 ——2025 年(暑期)贵池学子看家乡” 实践活动中,来自各地的贵池籍学子组成实践团,在团贵池区委与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工作局)的带领下,化身家乡发展的 “观察者”“体验者” 与 “传播者”,用青春视角记录贵池产业蝶变与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

       在紫岩村村史馆,实践团成员们放慢脚步,在 “振兴新篇” 展区围着黑木耳基地沙盘展开热烈讨论。“村里通过集体入股实现年产值翻番,这种模式太有借鉴意义了!” 合肥工业大学的李同学边听村干部讲解,边在笔记本上画出股权结构示意图。当看到旧时竹编油灯与现代大棚物联网模型的对比陈列时,大家纷纷驻足拍照,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走进池州高新区巨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车间,实践团成员们瞬间被恒温车间里的精密设备吸引。“这些芯片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才能出厂?”“池州的芯片产业在长三角处于什么位置?” 面对学子们一连串的专业问题,技术负责人拿出样品耐心解答。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赵同学特意带了放大镜,仔细观察芯片上的电路纹路,“没想到家乡能有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我们专业正好对口!”

在骏智科技的 “数智工厂”,实践团成员们的提问聚焦在绿色发展领域。“光伏板的转化率能达到多少?”“储能柜的技术难点在哪里?” 当听到 “零碳工厂” 系统每年可减少 2400 吨二氧化碳排放时,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陈同学立刻拿出计算器:“这相当于种植了 13 万棵树,太了不起了!” 在生产车间,成员们还观摩了钢壳冲压的全流程,合肥学院机械专业的周同学兴奋地说:“课本里的冲压工艺,今天在老家的工厂看到了实物!”

分合农业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实践团成员们化身 “产品体验官”。“九华黄精的炮制工艺有几步?”“霄坑绿茶的海拔种植优势是什么?” 面对学子们的细致询问,工作人员现场泡制了新茶,茶香弥漫间,安徽农业大学的孙同学结合专业知识分析:“池州的土壤酸碱度非常适合这些作物生长。”

“企业 + 达人” 助农模式介绍环节,实践团成员们主动提出要成为 “推广员”。“我可以在校园社群里宣传‘好池不贵’小程序!”“我抖音有五千粉丝,能不能帮着直播带货?”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刘同学当场注册了小程序会员,还拉着同行伙伴组建了 “贵池农产推广群”。

(图/许纳 文/方凯宁)

 copyright@2015山东大学时空视点传媒

地址: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山东大学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