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星火追寻者”寻访小队成员张诗棋来到位于江苏省如皋市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重温那段峥嵘岁月,铭记百年前先烈们在通海大地上为挣脱压迫,争取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

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意走进红十四军纪念馆,刚踏入序厅,目光就被中央的红十四军将士群雕吸引住了。雕像上的将士们身姿挺拔,有的紧攥步枪、目视前方,有的俯身向前、似要冲锋,群雕旁的展墙上,张爱萍、李维汉等老一辈革命家纪念红十四军的题词格外醒目,那些曾在历史书中读到的片段,此刻变得鲜活又真切,心底也涌起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敬重。

顺着展厅慢慢走,“江海曙光” 展厅里,补丁摞补丁的棉袄、露着脚趾的草鞋,还有定格苦难的老照片,静静诉说着 20 世纪初百姓被压迫的过往;而早期党组织的足迹也清晰可见:吴亚鲁创办平民社唤醒群众,党员们徒步传递消息、秘密召开会议,在黑暗里悄悄点燃了革命火种。移步 “斩木举义” 展厅,锈迹斑斑的土枪、磨得锃亮的梭镖格外打眼,展板上的文字细数着农民运动的历程 —— 从私下议论到跟着党组织争取粮食与土地,“五一农民暴动” 时,大家正是握着这些武器冲向地主庄园。每一件展品、每一张图片,都在默默讲述红十四军将士当年的奋斗故事。
“金戈铁马” 展厅里,老户庄战斗的复原场景让人不由得停住脚步。何昆军长带领战士冲锋、中弹后仍高呼 “前进” 的模型,薛衡竞参谋长壮烈牺牲的事迹介绍,仿佛让耳畔响起当年的枪炮轰鸣,眼前浮现先烈们奋勇向前的身影。转至 “革故鼎新” 展厅,一张泛黄的苏维埃政权土地证书静静陈列,纸页上的字迹虽有些模糊,却清晰藏着红军帮百姓分田地、建政权的真心,也让人真正读懂,“打土豪、分田地” 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福祉的行动。

走到尾厅,墙上 305 位英烈的头像整齐排列,729 位烈士的名字镌刻在英名录上,周遭虽静,却让人内心满是触动。此刻才真正明白,红十四军 7 个多月的战斗,不只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更传承着一种宝贵精神 —— 是当年即便手握简陋武器,也敢挺身而出反抗的勇气,是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甘愿奉献生命的忠诚。

如今战火早已远去,但红十四军的精神从未消散。作为今日的参观者,我们不仅要铭记这段历史、深切缅怀先烈,更要把这份信仰与勇气融入日常: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想想先烈们的坚持;生活里遭遇不顺时,念及当下安稳日子的来之不易。唯有踏实努力、不负时光,才能不辜负先烈的牺牲,让这份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文、图/张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