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构建“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院决定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大学软件学院院内选拔赛。现将院内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内容
大赛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国际赛道。
(一)高教主赛道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三)产业命题赛道
产业命题赛道另行通知。
(四)国际赛道
国际赛道另行通知。
三、参赛要求
(一)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软件学院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等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软件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二)报名要求
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国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三)年龄要求
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四)其他说明
以上信息均参照《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号)》,2025国赛通知发布后,校赛及学院选拔赛将根据最新赛制做相应调整。
四、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面向我院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0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团队必须确定项目负责人1人,由项目负责人报名参赛。每位参赛人员最多只能担任一个项目负责人,但可以作为项目成员参加其他项目。跨院组建团队的,项目负责人须由我校学生或毕业生担任,项目报送单位须为山东大学,学院应为软件学院。
五、比赛赛制
大赛采用院级初赛、校级复赛、校级决赛三级赛制。学院将组织院级初赛,选拔优秀项目推荐参加校级复赛。
六、赛程安排
(一)院级初赛阶段:1月14日—3月24日
院级初赛采取院赛方式组织开展。学院将对提交的项目进行评审,择优推荐参加校级复赛。
(二)校级复赛阶段:3月25日—4月14日
校级复赛采取网评方式。校团委将根据各学院推荐项目情况,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网评,选拔优秀项目进入校赛加速营,并参加校级决赛。
(三)校级决赛阶段:拟于5月份完成
校级决赛采取现场答辩方式。校团委将根据省赛安排,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现场答辩,并选拔优秀项目参加省级赛事。
根据往届工作安排,省级赛事拟于7月至8月举行,国家级赛事拟于9月至10月举行。
七、大赛奖项
学院将根据评选规则,结合作品质量,评选出院级一、二、三等奖。
在所有获奖作品中,学院将选拔出院级种子项目推荐进入校赛。同时针对种子项目给予一定项目资助,后续将对种子项目进行持续的项目产出跟踪,根据其开展状况与产出分批给予项目支持。
八、院级赛事作品申报流程
加入院级赛事交流群:2025软件学院双创赛事qq群:432137869
认真学习附件相关内容
(三)准备材料:商业计划书、项目PPT、项目路演PPT(非必需),于3月17日前提交至金山收集文档https://f.wps.cn/g/7mGeMBit/
九、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一)大赛交流QQ群
高教主赛道赛事交流QQ群:292472184
红旅赛道赛事交流QQ群:1023374035
产业赛道与国际赛道赛事交流群另行通知
(大赛安排如有变动,会在第一时间群内通知,请各位参赛队队长务必加群)
(二)大赛联系人及电话
韦老师 0531-88361338/18766318157
南老师: 0531-88369964/15098806256
(三)院级赛事联系人及电话
孙老师:0531-88390176
张同学:19845885892
(四)2025软件学院双创赛事qq群:432137869,(大赛安排如有变动,会在第一时间群内通知,请各位参赛队队长务必加群)

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大学校内选拔赛各赛道参赛要求汇总表
附件2:山东大学参赛保障与奖励办法
附件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规则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2025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