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时空视点传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工作   >   正文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三叶草”社会实践调研团开展“追寻黄河记忆,助推环保行动”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韩晓宇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8-3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作用,响应青年学生将自身优势投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号召,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深化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开展黄河流域民生保障与城乡发展专项调研实践活动。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三叶草”社会实践调研团,深入黄河沿岸滩区,寻访黄河记忆、助力生态保护、调研乡村振兴、讲好黄河故事。活动开始前,队员们在学校集合,召开会议,团队成员在会上主要商议了活动流程,活动目标,出行安全及措施传达给队伍的每人,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实践团来到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山东省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深刻感受家乡黄河流域历史变迁。在参观的过程中,队员们跟随一张黄河河道变迁图,循着展厅藏品背后的故事,深入地了解到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建设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

第二天,实践团来到了第二站——百里黄河风景区。百里黄河风景区位于济南市天桥区,是当地沿黄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地考察黄河生态环境,真切感受到“滚滚黄河东流水,半杯泥沙半杯水”的壮观和震撼。

第二天下午,实践团深入黄河沿岸,在黄河沿岸,队员们徒步2公里开展“净滩行动”,清理沿岸垃圾,响应“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号召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河岸边发展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岸游黄河边成为常态,但是黄河岸边的污染也越来越加重,烟头、啤酒瓶、包装袋等垃圾散落在河岸各处。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母亲河,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守卫黄河,实践团成员用“净滩行动”证明保护母亲河的决心。

同时,为了全面了解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实践团还对河岸植被进行了勘察。他们记录了植被的种类、覆盖度、生长状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实地观察和样本收集,团队成员们对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这些植被数据对于理解黄河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和后续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第三天,实践团来到了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这座展览馆坐落在黄河岸边,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展览内容,成为了了解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实践团的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黄河的自然景观展区和历史文化展区,这里陈列着黄河沿岸出土的文物和历史文献,让成员们对黄河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互动体验区,团队成员们还亲自体验了黄河沿岸的传统手工艺陶艺,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他们对黄河文化的感性认识,也让他们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践团在完成黄河水质和植被勘察后,将采集的数据如pH值、溶解氧和电导率等录入数据库。随后,清洗数据并用统计和计算模型分析关键因素,通过图表和地图直观展示结果。最后建立预测模型,运用机器学习预测未来水质和植被趋势,辅助环保决策。团队还计划开发“黄河卫士”软件,用于保护和监测黄河的水质与生态环境。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三叶草”硕博服务团寻访黄河记忆、助力生态保护。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深刻领悟到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学子在生动实践中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做黄河文明的传承者和书写者,讲好黄河故事,弘扬时代精神。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唱响新时代“民族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韩晓宇)

 copyright@2015山东大学时空视点传媒

地址: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山东大学软件学院